中国环境报记者 崔煜晨 “全流程、智慧化是环卫行业面临的新形势,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行业将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在近日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召开的产业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教授刘建国表示,环卫行业未来要围绕垃圾分类、无废城市、限塑政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打出“组合拳”。
与此同时,互联网+、大数据也在更多场景应用,环卫行业也迎来了从智慧环卫到智慧城市的融合。智慧环卫的应用场景是什么?环卫企业是否做好了准备?
图为5G氢动力环卫作业机器人。资料图片
智慧管控技术有哪些需求场景?
“当前,固废处置末端设施量的扩张潜力有限,垃圾治理的重心正在前移,源头减量、资源回收、能源回收成为固废处置的更高目标。”刘建国认为,环卫企业也应围绕减污降碳进行探索。
他表示,新形势下,固体废物全流程智慧管控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上述目标的达成,这一技术可能迎来六大需求场景。
一是摸清各类固废底数,提升行业技术与管理水平。统计数据的准确可靠性,与管理水平和处理水平成正比,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数据较为清晰,危废数据随司法力度加大出现爆发式增长,工业固废存量高,农业固废、村镇生活垃圾统计数据缺口大。
二是跟踪监测大宗固废动态,做到立体监测、智能感知、精准识别、快速响应,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在清废行动、尾矿库、大宗工业固废堆场、危险废物渗坑等场景,消除区域生态环境隐患。
三是构建智慧监管平台,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垃圾分类。以深圳市盐田区生活垃圾分类综合管理平台为例,项目实现了“四个全覆盖”:前端分类投放、中端分类收运、末端分类处理、全程智能监管,功能上实现一图概览、智慧溯源、 AI预警和数据赋能,同时服务于志愿服务、宣传教育、社会监督、居民互动等。
四是应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再生资源逆向物流回收体系,推动传统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行业向规范化、智能化、一体化转变。
五是物联网大数据精准核算,降本增效。基于物联网的实时数据采集,实现固废从排放、收集、运输、处置、利用全过程精细化管控,并达到固废资源化设施优化运营。
六是监测控制全覆盖,在跨介质污染控制、跨学科交叉创新、跨行业生态链接、跨区域统筹优化等方面实现固废跨介质污染综合治理。
智慧环卫,企业是否做好了准备?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认为,环卫在固废处理产业链中处在承上启下的核心环节,特别是在智慧化时代,其作为产业和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必然大有可为。过去,环卫行业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几年实现爆发式增长,而且吸引众多物业公司也纷纷入局。
一方面,传统环卫企业带来诸多压力;另一方面,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成为环卫行业发展方向。在内外双重压力下,龙头环卫企业也迅速从环卫一体化向“智慧环卫”和“智慧城市”进化。
数字资产如何产生价值?
近年来,大数据在环保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据如何产生价值?一直是行业内探讨的事情。
一位环卫企业负责人表示,手中积累了大量数据,达到百万运行时长、千万级别数据,但目前对数据的处理还相对粗糙,数据资产的价值没有被挖掘出来。
“智慧环卫可以实现路线优化、减少空置率、提高燃油的使用效率,特别是农村垃圾收运方面降低了运营成本,实现精细化管理。”北控城市环境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智慧环卫经理周以晖表示,下一步希望信息化、智慧化能成为企业日常运营管理手段,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管理支撑,形成可执行、可复制的推广模式。
信息化、智慧化和智能化是行业发展方向,但在数据平台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难题需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