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文城8月15日电)截至目前,文昌市约63个美丽乡村已建起垃圾分类分拣中心,配备了餐厨垃圾一体化处理设备,每个点的花费在50万元至80万元之间,但基本都处于闲置状态,无人管理运营。原因为哪般?
文昌市龙楼镇好圣村垃圾分类分拣中心闲置已久,院内杂草丛生。本报记者 李佳飞 摄
文昌市龙楼镇好圣村垃圾处理设施闲置。本报记者 李天平 摄
8月10日上午9时许,文昌市潭牛镇大庙村55岁村民刘秀娥收拾好房屋,顺手将自家客厅、厨房、卫生间里的3个垃圾桶拎出来,将里面的垃圾倒进一个袋子里,然后提着走到村口。
“砰”的一声,刘秀娥将手中的垃圾丢进一个绿色垃圾桶里。海南日报记者却发现,在离这个垃圾桶不远处其实有一个垃圾分拣点,一套已经安装好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被闲置。
“家里的生活垃圾都分装好了,为什么又混在一起扔呢?”记者好奇地询问。
“分了也没用呀,每天镇里的环卫车都是一起拉走的。”刘秀娥回答道。
刘秀娥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大庙村自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村子越来越漂亮,村民们也一改以往垃圾随处乱丢的习惯,自觉将垃圾收集起来等环卫车统一清走。但对于生活垃圾如何进行分类处置,她表示并不清楚。
“何止大庙村,文昌全市60多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都已经建好了,除了冯坡镇昌里村外,其余示范点的垃圾分类分拣中心皆处于闲置状态,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知情人士透露。
随后,记者走访调查发现,事实的确如此:截至目前,文昌市约63个美丽乡村已建起垃圾分类分拣中心,配备了餐厨垃圾一体化处理设备,每个点的花费在50万元至80万元之间,但基本都处于闲置状态,无人管理运营。其中,仅冯坡镇昌里村的垃圾分类分拣中心在运营使用,村委会配备专门的分拣人员入户收集餐厨垃圾进行就地处理,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被分类后转运至相应的垃圾场。
不过,昌里村委会主任云大德告诉记者,由于乡村人口有限,斥资数十万元装配的餐厨垃圾一体化处理设备远远达不到满负荷运转的状态,通常隔两三天才使用一次。
相比而言,其他示范点的资源浪费问题更为严重。在龙楼镇好圣村,记者看到,这里的垃圾分类分拣中心因闲置过久已积满灰尘,分拣中心外的杂草近一人高。屋内的餐厨垃圾一体化处理设备锈迹斑斑,打开垃圾投放口,只见上面布满蜘蛛网。有村民告诉记者,该垃圾分类分拣中心与一旁的污水处理中心3年前兴建,但建成后因疏于管理,已闲置了很久,如今设备已腐蚀损坏无法使用。
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2018年,我省开始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建设,省级财政每个示范点给予100万元资金补助。文昌市计划创建示范点68个。
可建好的示范点为何闲置,沦为摆设?
对此,海南日报记者采访了文昌市环卫局。该局副局长符力表示,建成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闲置,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运营经费。“餐厨垃圾一体化处理设备需要相对专业的人员维护和操作,这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目前,我们已与财政部门积极沟通,争取安排专项资金,优先保障生活垃圾分类等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资金需求,力争于2021年底前全面启动垃圾分类示范点试运营工作。”符力说。
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涉及用地和大量资金投入,文昌克服困难积极探索,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多个示范点的硬件设施基本完成。但由于管理运营存在资金缺口,项目尚未完成验收,因此没有投入使用。后续期待多方合力,共同解决资金难题,探索出一套可持续的管理运营机制,让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发挥真正的作用。
文章原标题:记者调查:缺运维经费!数千万元垃圾分类设备成摆设
(文章来源:环境司南、海南日报)
扫码(或长按二维码)查看文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闲置视频报道。